查看原文
其他

超级英雄电影,完了。

IC 实验室 IC实验室 2019-05-23


文 / 许北斗


这是 Insight  Club 的第 9 篇文章

全文 48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1 分钟



预售票房 7.73 亿,零点票房 1.81 亿,提前北美两天上映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轻松打破内地两项记录。根据首映的良好口碑和火爆程度,多家票房数据机构都看好复联 4 能在内地拿下 30 亿票房,取代《速度与激情8》荣登引进片榜首。


虽然还未在海外开画,复联4超越上一部复联3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加上复联3与《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的票房极为接近,终局之战在影史票房极有可能坐三望二,朝《泰坦尼克号》发起冲锋。


全球影史票房1-10名

数据来源:Box Office Mojo


当一切尘埃落定,最终,影史票房前十将会有一半来自漫威宇宙(黑豹+4部复联),这无疑会是超级英雄电影最辉煌的时代。


然而,随着漫威宇宙第三阶段的结束,即使是死忠粉丝在长达十一年的马拉松中也会感到疲倦。漫威宇宙还能延续辉煌吗?超级英雄电影该何去何从?




01套路:人人都爱看「美漫模式」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意味着漫威宇宙第三阶段的结束,整个围绕六颗无限宝石的故事至此终结。


在这个阶段性收尾之后,漫威对于第四阶段依然语焉不详。现在来看,无论新的故事是怎样,漫威影业的总裁凯文·费奇恐怕都很难让粉丝满意。


对于许多普通观众来说,很难理解为什么粉丝们可以在长达十一年里去追逐一个系列电影。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粉丝对于角色的感情。


超级英雄电影和其他类型电影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是那么依靠故事结构取胜,甚至于你会觉得其故事发展特别简单。比如几乎每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尤其其起源电影都是一个套路:普通人获得Super Power,滥用能力,最后经历挫折、自我怀疑后,通常在亲近之人的指引下获得成长,最后蜕变为英雄。


蜘蛛侠就是一个典型。是本叔叔的去世刺激了他的成长,本叔叔那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成为超级英雄作品里最经典的台词之一


超级英雄在商业领域战无不胜的法宝是其人物建设,几乎每部作品都是为主角的性格和特征服务的。比如说托尼·史塔克,观众立马能联想到一个倨傲的超级天才、花花公子,美国队长史蒂夫·罗杰斯则是性格正派的美国大兵。


这种创作方式与美国漫画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另一个漫画大国日本,角色通常是为故事服务的,如果脱离了漫画本身的世界观,角色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所以在日本漫画里几乎无法看到跨作品的联动,超人可以大战蝙蝠侠,漩涡鸣人却无法联手路飞。


美国漫画则通过把人物的版权牢牢控制在公司手里,从而让一个角色能跨越几十年依然长盛不衰。或者这么说:因为感情逐渐积累的关系,老英雄的人气远比新英雄要高。美漫面临的问题不是怎么用好老角色,而是怎么创造新角色来迎合新一代观众。面对现在的年轻人,漫威和DC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尝试,效果都一般,最后干脆还是通过一次次重启让赋予老角色新特性来吸引更多读者。


作为全世界最知名的超级英雄,超人诞生距今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期间经历过多次重启,依然是DC的金字招牌之一


超级英雄电影成功于美漫的模式,面临的问题自然也是一样。观众对于电影角色的忠实和热爱让漫威一系列电影都获得了相当丰厚的票房收益和不俗的口碑,但是这些角色消失之后呢?




02情怀:老一辈英雄无可替代



成功的超级英雄电影必然会模糊演员和角色之间的界限,特别是对之前毫无名气的演员来说。比如,你能准确说出雷神扮演者的名字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吗?如今他的外号干脆就是「锤哥」,除了少数的死忠粉,他的真名国内观众大多都还说不上来。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此前参演的几部作品并不知名,在出演雷神这个角色后,身价暴涨


与漫画不同,真人角色最大的问题是演员会老,或者会在合同上有变动,这就使得角色时间上的跨度非常有限,十年几乎就是一个极限了。一旦演员解甲归田,与演员和角色已经产生深厚感情的观众就很难买账了。


与十年前相比,钢铁侠的扮演者小罗伯特·唐尼苍老不少


这大概就是漫威影业现在最头疼的问题,如何做好交接跟过渡?


在妇联3中小罗伯特·唐尼的片酬已经高达1亿美元,60年生人的他如今也年过五旬,很自然需要退位。被中国观众称呼为桃总的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对于饰演超级英雄电影早已厌倦,也不再续约漫威。可以说,在影迷心目中分量最重的两个角色都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虽然在妇联4的结尾,史蒂夫·罗杰斯将象征自己的盾牌送给了猎鹰,钦定其为新一任美国队长,但是想让观众接受这个之前的配角转正,恐怕具有相当的难度。


更麻烦的是钢铁侠的继任者。


漫威电影宇宙(MCU)始于2008年的《钢铁侠》,彼时漫威影业接近破产,唐尼在二线挣扎。双方合作塑造了漫改影史上最经典的角色(几乎没有之一)——托尼·史塔克,而后才有了后面系列的辉煌。漫威成功的基石是唐尼,这句话毫不过分。


漫威和唐尼之间可以说是互相成就,双方都因为《钢铁侠》迎来了翻身


如今钢铁侠在复联4功成身退,却并没有任何一个替代者。从传承上来看,蜘蛛侠似乎是他的继任者,但因为索尼与漫威复杂的版权关系,是否敢把蜘蛛侠扶正成漫威一哥还很难说。尤其是汤姆·赫兰德还年轻,尚不足以担此大任。


在人气上唐尼的地位就更加无法替代了。


目前漫威透露的第四阶段有《银河护卫队3》、《奇异博士2》、《蜘蛛侠2》和《黑豹2》,这一阶段奇异博士、黑豹和惊奇队长是最有望堪比初代三巨头的角色。但这仅仅也是希望而已,这三个角色当然不差,但比起唐尼的钢铁侠来说,还有不少距离。


奥斯卡影后布丽·拉尔森的惊奇队长将是漫威下一阶段的主力。虽然票房不错,但《惊奇队长》口碑平平,在人气上还需要下一部作品去验证


漫威电影宇宙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粉丝群体,但如果把整个系列看成一部作品的话,领衔主演无疑就是唐尼。我们纵使喜欢看人气配角,也很难接受一个没有主角的作品。


想象一下,当第四阶段开始启动,主线剧情逐渐浮现,所有的英雄再次跨越作品聚集在一起。缺少了钢铁侠和美国队长,必然会失色不少。两个高人气角色的退位造成的观众流失,或许是很难填补的。


像复仇者联盟1-4部的票房神话,失去了关键角色,即使是漫威,恐怕也再难实现了。




03 审美疲劳:英雄太多,看累了



盛极必衰是历史的规律,从古至今无一例外,没有任何手段能逆转。人类智慧所能及的,只是尽量地减缓衰退的速度,推迟衰退的时间而已。


复联4是所有粉丝的狂欢。这是超级英雄电影的巅峰之作,而相当多的观众看完,除了兴奋以外,还有一丝如释重负:终于结束了。


从钢铁侠到复联4,一共有整整19部电影。其中产生的数十名角色,普通观众甚至无法分辨清楚,如数家珍的忠粉毕竟是少数。


第一个十年的全家福。图上这些仅仅是主要角色,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角色加入其中,想要全部认清恐怕是一件难事


系列电影的优势是随着时间推移可以积累大量的市场,这点从全球票房的排行就能看出来。前十中只有一部《泰坦尼克号》是没有IP加持的(《阿凡达》也变成了系列电影)。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系列电影随着系列越来越长,与普通观众就脱离得越来越严重,入门门槛逐渐变高。当你作为普通观众想看《复仇者联盟4》时,你需要把前面十八部看完才能弄清楚里面每一个「梗」,对于任何人来讲这都不是动力,而是压力了。


最麻烦的是忠诚的粉丝们很容易把这类电影变成自己专属的后花园,认为外人如果不了解一些历史是不够格去评判超级英雄电影的,甚至一些极端粉丝会觉得你没看过漫画就是不懂行。这种现象一直存在于超级英雄电影中,随着这类电影的增多,这种现象只会变得更加严重。


粉丝们有自己的小圈子,想要弄清楚作品中的每一个梗并不容易


招人反感的不仅是粉丝们竖起的护城河,还有泛滥的题材。


除了漫威以外,华纳旗下的DC也在打造自己的电影宇宙DCEU(DC扩展宇宙)。虽然目前不如漫威成功,华纳依然不想放弃这块肥肉,下了很大功夫去拍摄,每年出产也相当稳定。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超级英雄电影几乎都是A级制作,大投入必须用高票房才能保证正常运转。但是全球票房,这几年的增长是有限的,尤其是全球第一大票仓北美早已稳定,全球几乎主要靠中国的增长来带动——然而在高速增长多年后,连中国票房也进入了瓶颈期。


2013-2017年全球票房对比,北美票房早在多年前就进入停滞。目前全球票房主要增长来自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已经是除北美外的第二大票仓


所以超级英雄的火爆从另一个角度其实是在挤压其他类型电影的空间。他们拿走了最好的演员、特效公司、配乐等等,还占用了最多的宣传空间。


这个挤压有多严重呢?我们现在一年能上近20部超级英雄电影,其中大部分都是大片,票房前十漫威霸占五席。这种趋势没有丝毫减缓,无论是DC还是漫威都还有一沓超级英雄的计划。并且完全不用担心角色不够用,至少有数百个角色还有待开发。


可怕的还有重复


超级英雄电影因其特殊性,只跟角色强相关,所以可以不断重启。一旦电影遭遇滑铁卢,电影公司想的不是放弃,而是「我们推倒重来,换个人来演吧」。尤其是高人气角色,被重启的次数简直惊人。


比如蝙蝠侠,在诺兰的三部曲结束后,为了融入DCEU,华纳决定重启,换了本·阿弗莱克来饰演。但是这个蝙蝠侠在经历了《超人大战蝙蝠侠》和《正义联盟》两部作品后恶评如潮,最终大本决定卸任。那么新上任的蝙蝠侠是否又要再次经历巷中父母被枪杀的剧情?


超人、蜘蛛侠都曾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熟悉的蜘蛛侠就已经有托比·马奎尔、安德鲁·加菲尔德和汤姆·赫兰德三任,谁也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个。


光我们熟悉的蜘蛛侠就有三个版本


不仅如此,在迪士尼收购福斯以后,漫威已经拿回X战警的版权。参考X战警前几部的低迷状态,难保漫威为了将其融入MCU不会推倒重来。如此一来我们还要面对新的X教授、万磁王和金刚狼等等。


更夸张的是DC,正在拍摄中的独立电影《小丑》和《自杀小队2》中的小丑还不是一个小丑。也就是说我们会在近期看见两个同一公司的同一角色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这种混乱即使是资深粉恐怕也会感到头疼,何况普通观众。


面对未来一长串超级英雄电影,我想大部分人不会是兴奋,而是感到疲乏。这就像是你好不容易跑完一场马拉松,正在庆祝的时候,旁边有人递来一杯水说:哥们,别慌,前面还有20公里。即使再热爱跑步,此刻恐怕也只想呕吐。


想想未来这些超级英雄可以密密麻麻布满一整张海报


与此同时,高昂的票房逐渐让资本绑架了电影创作。就像我之前所说,超级英雄电影并不是特别在乎故事,甚至不在乎演技,演员只要足够像角色就好了。超级英雄电影不仅变得越来越多,还变得越来越千篇一律,一群英雄不停地在不同的作品中自我怀疑、认清本心、再次进步。


当这种简单的故事结构+帅气好看的演员+超级英雄IP的组合能轻松获取大量票房的时候,谁还会认真创作呢?


这种角色和故事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观众很自然会厌倦,开始审美疲劳。复联4所向披靡的票房可能短期内会掩盖这个缺点,但是它也极有可能是由盛及衰的一个拐点。




04 结 语



超级英雄电影的火爆,实际上是全球电影市场在内容创作上创新能力缺乏的一个缩影。如今的高票房、大制作无一不需要IP加持。几乎所有的电影厂商都寄托于打造自己的「宇宙」以期保证能有稳定的票房收入。


这个十年的大赢家迪士尼就是如此发展起来的。通过漫威、星战和自己动画电影,迪士尼几乎实现了好莱坞的一家独大。但是原创类的商业大片,因此已无疑无踪。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我们恐怕都只能不断欣赏这些炒冷饭的作品。


在之后的文章中我们还会详细聊一下关于迪士尼的问题,这个全球知名的品牌与流行文化和营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某种程度上来说,超级英雄电影有点类似中国的武侠电影,它带来的不仅是作品,还塑造了一种文化。就像星战系列一样,漫威电影宇宙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不久之后它必定会走向衰弱,甚至被新的一种类型电影所替代。但多年以后,当在超级英雄电影熏陶下的孩子们长大了,可能又会迎来另一种新生。


万事万物就是不断在这样的圆中循环往复的。





❶ 

 ♡ 推 · 荐 · 阅 · 读 ♡ 






Insight Club | 最具洞察力的广告营销人社群 聚集全国最活跃的一线营销人群,汇聚品牌方、广告公司、媒介以及供应商,提供线上/线下的分享与交流。帮助每一个营销人扩充人脉资源、提升业内影响力,促进跨界合作互动,共同推进广告营销行业正向发展。


关注 「IC 实验室」公众号

进一步了解并加入 Insight Club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